KPI是一种绩效考核工具,自发明以来,引起了最多的争议。有的说,KPI是天使,给企业带来了很多好处;有的说,KPI 是恶魔,企业根本就不能用指标来约束人、影响人。为什么会有反差如此大的反映呢?关键是KPI指标的选取上出了问题。作为从成熟组织中总结出来的标准,在不成熟组织中运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和谐的现象。在指标设计的过程中,以下几点误区可以作为参考:
1、指标设计的本位主义
企业在选取KPI指标的时候,通常是人力资源部门牵头,由各部门提报自己部门的KPI 指标,然后再整体优化调整。各部门在设计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考虑自己部门的利益,会形成本位主义。在设计的时候,应该以“客户导向”原则为指导,根据价值链关系向客户要指标。如:销售找生产要指标,生产找采购要指标,采购找财务要指标,财务找销售要指标。部门之间形成“互为客户”的关系。
2、指标之间的关系不能有效支撑战略目标
很多企业的指标就是按公司、部门、个人的顺序从结果到结果的分解,但不能保证战略目标的真正实现。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指标之间没有形成数学化的公式逻辑。如:销售额=潜在客户数*一次成交率*客均采购次*次均销售额,如果四个因数中其中一个因数高于标准的话,结果就会超过预期的销售目标。
3、指标设计的任务导向的短期化
很多企业在设置KPI时通常以短期任务为对象,短期任务会经常变化,导致指标设计需要经常调整,没有连续性,感觉KPI 指标又多又复杂,违背了关键指标的本义,执行效果。我们在设计KPI指标时一定以长期稳定的规划和方向为基础,立足未来,体现发展。
4、缺乏过程性指标
KPI指标按时间先后可以分为过程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。结果性指标往往是滞后的,不具备前置性的可控性管理,最终也无济于事。结果是由过程推动的,过程控制好,结果是自然而然的事。
上一篇:烟草企业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
下一篇:返回列表